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防教育-全球视讯

2023-03-13 10:49:50来源:中国军网-解放军报


【资料图】

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防教育

■崔伟 陈珊

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,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。国防文化作为反映国防价值理念、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的特殊文化形态,为国防教育提供思想保证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。今天,我们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,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,发挥好国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作用,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。

厚植“家国天下”的爱国情怀。儒家文化体系中“家国天下”的道德观念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,从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”,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再到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,虽然社会形态、家庭结构、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,但“家国天下”的观念却深入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,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。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从旧中国积贫积弱、民不聊生,到新中国繁荣发展、全面小康,历史昭示我们,只有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,个人梦想才能真正实现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,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。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,首要的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引导人们厚植“家国天下”的爱国情怀。因此,我们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,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,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、文化观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、认同感和荣誉感。

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。古人云:“库无备兵,虽有义不能征无义。”能战方能言和,有备始能无患。只有进行扎扎实实的战争准备,才能平时慑战、危时止战、战时制胜,才能真正实现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之目的。国家的富强、民族的复兴,离不开一支强大军队的支撑,也离不开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,离不开众志成城的力量。武备之要务,当以强心为先。国防教育就是为一个民族“强心”。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,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,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,国防教育的时代条件、使命任务、主体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,就要引导人们强化“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”的忧患意识,牢记“仁必有勇,无忘武备”的训诫,使关心国防、热爱国防、建设国防、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。“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,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。”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,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拓展国防教育内容,加强国防理论、国防知识、国防历史、国防法规、国防科技、国防形势与任务、国防技能学习教育,用更富时代性、针对性和感染力的教育内容,确保全民国防教育扎实有效。

强化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。从军报国,保家卫邦,自古以来便是诸多有志之士的共同追求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崇军尚武精神。回溯前贤往事,从来不乏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”的感喟和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”的慷慨。从“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”的远大志向,到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”的魂牵梦萦;从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的豪迈雄放,到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都是横戈马上行”的使命责任……虽然时代不同,境遇各异,但对军旅生涯的向往和强烈的家国担当一以贯之,始终在国人的精神血脉中激荡回响。历史昭示我们:“国无防不立,善教得民心。”思想防线是一个国家最有效的国防,国防教育是往一个民族的灵魂里熔铸精神、思想里渗透价值、骨髓里注入忧患、脑海里输送责任,只有常怀崇军尚武、固我国防的意识,才能夯实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。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,就是要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,培育崇军尚武文化,增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渗透力、影响力,激发人们热爱军队、尊崇军人的真挚情怀,使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。

[作者单位: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山东建筑大学]

标签:

今日热门
More
生意
返回顶部